截至2014年底,兰州市有各类物流企业1780余户,其中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达到33户。据推算,当年这些企业实现社会物流总额5650亿元,同比增长18%,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7.3%。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核心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从物流信息化角度来说,快递企业应该改变以往在货物运输中的被动局面,通过信息化建设掌握快递信息的主动权,提升快递运输效率。以苏宁易购在兰州信息化建设为例,目前兰州苏宁物流正在全面实现管理信息化和作业机械化,通过条码技术对商品进行精确管理,实现最短在消费者下单三分钟后货物装车发货。此外,全程监控货物运输状态与消费者实时共享,提供预约送件服务,压缩了收发快件的时间成本。收件人通过手机客户端,随时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货物运输的轨迹,从而合理规划收货时间。 从快件收发的角度看,也应当摒弃原有粗放式解决模式。近日,兰州积极探索启用“智能收件箱”的商品货物收货柜。目前,已经完成100余个“自助式智能快件箱”进驻部分小区,有效解决了电商物流配送“零距离”的问题,缓解了市民因上班收取快递不便的难题,也减少了快递员派件的时间。 记者在兰州城关区某小区的智能快件箱设立点看到,该箱柜门分大、中、小三个型号,外形酷似商场寄存储物柜,箱子中间是操作台,供取件人输入手机号码和密码取件。智能快件箱两端均装有摄像头,对取送流程进行监控。快递员登录系统后扫描快递运单号,然后输入收件人的联系电话,空箱子的门就会随即打开一个。接着一条含有取件验证码的短信息就会发送到收件人的手机上,收件人在“智能快件箱”凭借手机号及验证码便可自助取件,十分安全便捷。 据了解,今年兰州市将通过多种途径,突出解决电商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近郊四区的大型社区、大专院校、大型写字楼和主要机关设置智能服务柜,邮政、商务部门配合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工作,建设完成10个快递综合服务点。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长期以来,为了取得电子商务订单,某些快递企业在运输和人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仍采取低价和破坏同行声誉等不正当竞争方式,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快递业的市场秩序,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行业行为,只有行业健康发展,才能真正让普通民众获得优质快递服务体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