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顺丰前高管爆料:嘿客10亿元烧出来的3个大坑(2)

时间:2015-09-15 03:12来源:宏福圣速递 作者:宏福圣速递 点击:
过去顺丰的成功经验正成为现在转型的阻碍,比如,顺丰强调论资排辈,从整体顺丰体系来看,5年以下资历无法调动任何资源,大力发展嘿客必须刷脸,

  过去顺丰的成功经验正成为现在转型的阻碍,比如,顺丰强调论资排辈,从整体顺丰体系来看,5年以下资历无法调动任何资源,大力发展嘿客必须刷脸,否则寸步难行。

  大坑2:只懂KPI,不懂用户

  顺丰前高管认为,顺丰上至管理层,下至普通员工,大多数不懂O2O玩法,导致无法聚焦核心业务,战略变来变去。为了完成KPI,比如展品销售目标,嘿客不得不与主营快递业务挂钩,比如考核某城市本月商品销售情况,嘿客通常会找顺丰速运城市负责人商讨捆绑销售商品,区域快递员被迫帮助嘿客推销商品,经常出现内部员工购买生活用品的情况。

  顺丰体制的原因导致嘿客没有做到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导向变成KPI导向,很多展品销量由内部贡献。尽管顺丰速运以快狠准闻名业内,但嘿客O2O体验非常差,成为一项明显的短板。

  金错刀认为,很多传统企业转型,都会采取最安全的方法,用过去的KPI来管理互联网业务。其实,这不是一个新项目,而是一个从0到1的二次创业。聚焦、找到爆品点至关重要,这些靠KPI是很难驱动的,要靠创始人的狗急跳墙精神。

  大坑3:人才短板,严重缺乏互联网基因

  过去顺丰物流出身的领导对互联网知之甚少,对电商没有概念,更别提最新的O2O,他们完全不懂新媒体营销,对O2O也是一知半解。

  其实,嘿客招了不少互联网人才,但是加盟后也待不长,因为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去年3月易迅卖身京东后,嘿客从易迅挖来一批人,高管年薪开出80万,并享受各种优质待遇,结果没过多久纷纷离职,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充分的决策权,必须遵守各项KPI考核。

  金错刀认为,对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而言,团队第一,产品第二。由于人才的缺乏,导致嘿店产品力极差,更重要的是,在线上+线下的流量运营上,严重缺乏行动策略。比如,O2O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找到高频消费点,嘿店几年时间,竟然没有找到一个高频消费点,还是靠快递拉动,快递是很低频的。

  嘿客转型启示:王卫变革之心旺盛

  虽然顺丰嘿客的转型之路并不通畅,但是,创始人王卫面对互联网转型的勇气值得借鉴。

  顺丰前高管称,王卫不断地企业内网发出变革的声音,要求遇到再大困难也要变革。

  王卫对变革的理解极深,他认为不是顺丰做得不够好,而是时代在不断改变,很多员工都感同身受。

  大家都知道,王卫从不见媒体,但是,顺丰每个季度都会举办一次王卫与员工面对面交流的活动,每次持续一个小时,王卫不回避员工任何尖锐问题,而且在企业内网做现场直播,可见王卫为了转型逼自己变得更接地气。

  从长远来看,王卫强悍的变革勇气和决断心理,是顺丰嘿客下一步成功的最大动力。前段时间,王卫面向顺丰40万员工发出的变革召集令:

  “这是一个大进化的时代,面对汹涌的互联网大潮、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进化,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战略转型、组织调整、伙伴计划、文化升级……顺丰正以不凡的勇气和魄力,进行着进化。这一进化,不仅包含了他的骨骼、血液、精神、形象,甚至包括最艰难而又必要的——自我基因改造。因为他知道,在这场生存大战中,他不仅要善于奔跑,还要学会飞翔。变革的顺丰将会变得怎么不一样?我们会跟随者顺丰,去往何方?变革中,我们要如何给自己定位,怎样跟上公司的步伐?……来吧,顺丰人,一起来拥抱变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