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报道称,中国民航局副局长周来振表示,中国三大货运航空公司将合并,打造成为亚洲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上述消息所称的中国三大货运航空公司分别是基地位于北京、上海、广州的国货航、中货航和南航货运。中国货航由国航和国泰航空持股,中货航由东航和中远集团、新加坡货运航空等参股。尽管注册分别在北上广三地,但三家的主要运营基地都在上海,浦东机场是国内航空货运最大的门户。 对于上述合并报道,中国民航局宣传部部长钟宁向界面新闻作出否认,并表示中国民航局未发布合并消息。同时,三大航也均对界面新闻表示未收到此类消息,不作评论。 早在2009年9月份,中国民航局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货运发展的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中指出,针对全货运航空公司规模小、缺乏规模经济效益的状况,鼓励航空公司实行收购、兼并、重组,尽快形成几家有一定规模、能够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全货运航空公司。 此外,自南北车发布合并预案之后,包括南北船、三大航货运在内的多家央企传出合并传闻。今年3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南北车重组情况汇报,会议强调要继续加大国企国资改革力度,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强强联合,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解决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等问题。国家对央企改革的鼓励和推动,使得三大航货运传出合并消息也在情理之中。 从机队规模来看,物流巨头UPS和FedEx分别拥有238架和676架货机,这是三大货航机队目前无法比拟的。国货航、中货航及南航货运均为天合联盟货运成员,后者是唯一的全球性航空货运联盟,包括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阿根廷航空公司货物等。 此外,受经济低迷以及来自铁路、海运等领域竞争加剧的因素影响,中国航空货运市场已连续多年出现全行业亏损,2014年出现一定回暖迹象。以国货航为例,年报数据显示,2014年国货航实现净利润0.69亿元,而2013年净亏损3.49亿元,2012年亏损额度更大,为10.93亿元。 由于货运业务业绩不佳,东方航空曾在2012年底试图在上海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其持有的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51%的股权,转让价格为9.51亿元。东航内部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除了2010年上海召开世博会那年盈利外,东航货运自2004年到2013年,连年亏损。 为此,东航货运正在进行物流转型,意图打造现代综合服务集成商和航空物流服务商。东航将旗下原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上海航空货运有限公司以及长城航空进行了整合,并注入东方航空物流有限公司,通过“天地合一”的方式从传统货运向价值链、服务链的两端延伸。目前颇有成效,2014年实现了东航货运航空的首次盈利。 东航货运部总经理李九鹏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以上海为例,上半年上海货运航空业务市场情况非常不好,尽管运输量出现了微增,但同比去年,整个航空货运的运架呈现两位数百分比的下降。 此外,三大货航还面临巨大的竞争。近年来,三大航在航空货运的市场份额上不断失守,FedEx、DHL、UPS和TNT目前已经拿走了国际货运市场的多数份额。 同时,在国内货运市场,顺丰、圆通等民营快递公司也在依靠货源开启“快递天空”之战。截至今年5月,顺丰共有19架全货机,主要为波音757和波音737机型,算上租赁的18架,机队规模明显超过三大航。而圆通航空已经进入颁证公示阶段,不出意外预计会在下个月投运,其首批将有3架货机。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对界面新闻表示,如果三大航货运合并,可以使航线网络更加健全,同时也可以通过规模化的发展更好调配资源,降低成本。然而,合并也存在一些障碍,比如资源的重整上,飞行员是整合中的一大难题,除此之外,这些障碍还包括机场的地面保障、资源如何分配以及企业文化的差异。 年报显示,国货航2014年底净资产为27.09亿,国航持股51%,国泰航持股49%;中货航2014年底注册资本30亿,东航持股51%,其余股东包括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新加坡货运航空和ConcordPacific。国货航、中货航的股权转让涉及多方股东,将加大三大货运公司合并的难度。 某大型飞机租赁公司主管对界面新闻表示,合并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国内企业之间竞争,形成规模效应,但是如何整合各种机型的货机是合并面临的难题。如果能以整合为契机,顺应时代发展,利用电子化等方式重塑销售渠道,切实提升竞争力,那么意义要远大于单纯的行政式整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