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菜鸟、京东、顺丰三国杀 物流到底是谁的天下?

时间:2015-07-22 01:06来源:宏福圣速递 作者:宏福圣速递 点击:
最近两个月时间,物流江湖上动作频繁:6月中旬,布局两年多阿里的菜鸟开始发力,刚打完618大战的京东则加速布局3-4线、开设县级服务中心和京东帮服务店;对应菜鸟联盟,顺风联合

\


  最近两个月时间,物流江湖上动作频繁:6月中旬,布局两年多阿里的菜鸟开始发力,刚打完618大战的京东则加速布局3-4线、开设县级服务中心和京东帮服务店;对应菜鸟联盟,顺风联合小伙伴成立丰巢,开设快递柜业务。

  这次竞争升级的特色在于跨越了公司和行业的界限,参战的不仅有电商平台阿里、京东,一向高冷的顺风也加入进来,面对面地与菜鸟竞争。

  要理解这些大块头为何在物流层面加紧布局,需要从企业的竞争策略与战略选择两个层面去解释背后的逻辑。

  电商平台竞争升级:必须要拼价值链了

  阿里一直对京东自建仓配一体的物流体系不以为然。支持者认为这保障了用户体验,怀疑者则认为过重的物流基础建设严重拖累了京东的盈利能力。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电商竞争升级从拼价格升级到了拼服务,京东多年来锻造的物流标准化服务成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竞争优势。极速有效的物流背后是资本投入和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

  京东:自建物流的逻辑

  2010年,京东推出“211限时达”服务——用户在晚上11点前下单,就能在次日下午3点前收到货,在中午11点前下单就能在当天收到货。

  在物流配送这一核心竞争力建立的背后,包括仓储位置选择、分拣流水线建设及干支线物流布局,货物的运输、分拣、配送,特别是商品从各个仓库到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公里”,都得依靠快递这支庞大的队伍。

  在管理方面,京东物流仓储队伍充分运用军事化作战管理经验,如半封闭式集体住宿,严格执行作息,以及小组式的竞争和比拼,以马驹桥3C仓为例,占地1.4万平方米,容纳超过300万件存货。平时这里的员工不到300人,6月大促期间通过招募临时工和学生工,增加到400多人。据说,一个仓库拣货人员,每天走的路程抵得上一场马拉松——这些管理经验都需要实战的磨练,在实践中磨合积累,这些知识和能力是一个需要时间磨练的竞争优势。

  京东自建物流始于刚拿到今日资本千万美元的风险融资的2007年,刘强东当时给出的是令人咂舌的10亿美元预算。

  2011年京东完成C轮融资后,刘强东又对外升级了他的物流投建预算数字,称“京东将在未来3年投资100多亿加强物流系统”。2014年,京东用于物流基础设施及团队的成本达到80.67亿元人民币,在总销售收入的占比为7.01%。

  进入2015年,京东物流费用继续扩大。2015年一季度,京东的物流费用支出为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截至2015年3月31日,京东在43个城市中拥有143个中心仓库,在1961个县市拥有3539个配送站和自提点。

  菜鸟:为物流升级做服务和标准

  不自建物流的阿里则走了另一条路。

  京东自建物流逐渐形成的良好体验、规模优势和面对未来挑战进行新布局的潜在优势,都让一贯以为顾客提供价值为核心理念的阿里意识到,可以不自建物流,但必须在物流端成为价值链的有效管理者。

  5月28日,成立两周年的菜鸟网络拉旗召开第一届“快递江湖大会”,包括“四通一达”、邮政等快递企业在内的500多名合作商聚于杭州。菜鸟网络CEO童文红表示,菜鸟打算祭出分层服务伙伴计划以及各类评价机制。而此前不久,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基金刚刚入股圆通速递,持股20%。

  再往前倒一倒,菜鸟刚成立时的气势更恢弘:2013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控股,以及顺丰、“四通一达”等物流合作方,共同组建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最大股东,天猫投资21.5亿元,占股43%。银泰通过北京国俊投资公司投资16亿元,占股32%。富春集团通过富春物流投资5亿元,占股10%,上海复星集团通过上海星泓投资公司投资5亿,占股10%。圆通、顺丰、申通、韵达、中通各出资5000万元,占股1%。

  菜鸟集结快递小伙伴的逻辑是,作为“平台”方,阿里始终需要依靠广大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通过协作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物流大业。用菜鸟网络总裁童文红的话说,“有一点我们从一开始就是非常坚定的,我们不做快递,不是抢物流公司的饭碗,菜鸟要做物流企业想做但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显然,菜鸟现在表现出的逻辑是从阿里作为大型电商平台擅长的大数据入手,希望充当整个物流网络的“脑部”,推动数据协同下的高效运营和技术支撑下的流程再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