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坐拥全市快递业务量三分之一 东莞离快递强市还(3)

时间:2015-08-20 04:36来源:宏福圣速递 作者:宏福圣速递 点击:
刘伟明则表示,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总部把东莞作为开拓珠三角快递市场的桥头堡,近年来不断在加大投入力度。公司在松山湖投资建设了2万平方米的电子

  刘伟明则表示,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总部把东莞作为开拓珠三角快递市场的桥头堡,近年来不断在加大投入力度。公司在松山湖投资建设了2万平方米的电子商务产业楼,下半年还将有超过3万平方米邮件处理仓储中心投入使用。届时,邮件处理能力将提升至每年5000万件,处理能力将提升一倍,将极大提升东莞EMS服务能力。

  不过,不少企业也对政府进一步扶持快递业发展表示出更多期待。

  配送“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工具是其中之一。由于东莞全面禁行电动车,部分禁止摩托车,给末端配送带来麻烦。目前一些企业使用汽车配送,成本较高。有一家企业算了一笔账,他们末端全部采用面包车配送,一辆车一个月各类成本就达4000元。而另一家企业对加盟商用车每个月需要补贴1800元。此外,由于城区限制货车驶入,一家在业内排名靠前业务量巨大的企业只有16辆货车获准进入城区,限制了业务进一步发展。

  企业希望能适当开放“特种行业电动车上路”和适当放开货车进城问题。

  联昊通在发展代收货款时也遇到新问题。他们在派件员端推行银联POS机时,每笔要收取约8‰的手续费。这对于一年免费代收几十亿元的企业来说成本高昂。王树说,他希望能减免手续费,降至1‰至1.5‰左右。

  还有的企业在物流园区建设上也遇到用地难。一家企业负责人说,他们现在的分拣场分布在几个镇区,希望能集中到一起,但是没有一块这样的地。就算有,地方政府也不愿意给快递企业用。“我觉得是因为企业总部不在东莞,对地方纳税贡献不大。”

  数读

  东莞集聚了UPS、DHL、Fedex、EMS、顺丰等国内外快递品牌44家,11家快递品牌在莞设立企业总部,34家快递品牌在莞设有快件分拨中心。此外,还有377家法人企业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364家快递企业分支机构备案。

  上半年,东莞快递业务量达3.27亿件,快递业务收入38.8亿元,均居全省第三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半年,全国对快递包裹增长贡献最大和增速最快的前三名城市中,东莞均居第二位。

  观点

  瞄准“广东快递

  总部经济”发力

  有研究人员认为,快递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大。除了纳税外,快递业对于地方汽车、物料、油、水、电、房租、日用品等方面的消费都有明显拉动作用。

  有研究显示,在全国范围内,今年快递业对GDP的直接贡献将达到0.16%,同时将拉动各个相关产业发展,预计完全贡献率将达到0.2%。而且这一比重随着经济发展还将提高。

  快递业对居民收入贡献度也较大。据市邮政管理局预计,东莞上半年快递业务量相比同期增长了1.71亿件,直接增加约5000个就业岗位。

  更重要的是,快递业已经成为某些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正如2013年阿里巴巴在纽约交易所上市时,美国《洛杉矶时报》所言:如果中国在过去10年没有形成8000多家快递公司,阿里巴巴绝不可能达到今天这样的规模。

  研究人员认为,快递业的财政弱贡献使得政府在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观点必须予以纠正。

  实际上,东莞已经出现了纳税超亿元的快递企业。如果快递企业总部能够在政策支持下来莞,对于东莞财税的贡献也将进一步增大。

  林蔚认为,东莞应当适时建立“广东省快递总部经济”战略。目前,广东快递本土企业有60%以上都在东莞注册并办公。联昊通、龙邦、信丰、速腾等多家省内民营快递企业均将总部设在东莞。东莞已经具备区域性快递总部经济雏形。“未来东莞周边城市将是快递企业兵家相争之地。确立并引领快递企业在东莞立足发展,需要政府更多的引领和规划,才能稳固并做大做强东莞快递经济。”

  她认为,结合“广东省快递总部经济”的规划,作为制造业重地和电子商务活跃度高的城市地位,东莞应当尽快促进上级快递与制造业、电子商务协调发展的政策落地,制定快递服务制造业、电子商务等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工作机制、发展模式、推进内容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培育出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快递服务制造业的样本,与东莞经济强市形成呼应之势,成为“快递强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