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就成立的生鲜电商沱沱工社曾计算出其自营冷链每配送一个订单的成本在50元左右。顺丰根据北京六环以内平均每天的订单数和配送成本,计算得出目前每个订单的冷链物流配送成本大概在47元左右,这还不包括整个仓储、IT、客服系统成本。按照顺丰的业务规模,在最大限度地平摊了各类成本之后,业内得出的结论是每单金额达到100元以上才有可能实现保本。 而兴业证劵曾在去年11月发布的报告《冷链行业投资策略:迎接冷链大时代》中算了一笔账,按照冷链成本占订单金额15%左右的理想比例来测算,兴业证券认为客单价需要达到270元才能让生鲜电商有不错的收益。 客单价的高门槛,源于冷链物流的前期投资巨大,但电商平台上生鲜产品的用户黏性较高,重复购买率高,生鲜因此受到电商青睐。据中国冷链物流网报道,目前生鲜电商平均毛利水平在40%左右,其中海鲜毛利50%以上,普通水果约20%,冻肉毛利在20%-30%左右。 资本的进入及生鲜电商的迅速壮大,推动着冷链物流的发展。罗兰贝格咨询公司预测,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未来五年将保持年均25%的高速增长,2017年和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700亿元和5800亿元。 要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德勤认为,除了政府、市场与企业的三方配合外,新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物流业环节繁多、领域复杂、高度网络化的作业特点决定了物流行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冷链物流尤其如此。 在北美地区提供冷链服务的C.R.England物流公司为每个车辆配备全球定位系统、网络跟踪设备和网络账单功能,可以按照客人指定的准确时间送抵货物,为食品公司规避了因不能按时送递货物而承担的赔偿风险。 C.R.England目前拥有的先进辅助设备包括:电子数据交换、卡车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电脑及远程控制平台、项目化管理软件及大量的自我开发软件,甚至还拥有一套TENFOLD的编程语言,可以通过自己的编程人员开发适合自身业务的软件。 目前中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仍较为落后。德勤认为,以物联网和4G网络技术带动下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将给物流业发展带来机遇。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广泛宣传和应用,它们将有助于冷链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和联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