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国企窘境 EMS快递夹缝中艰难生存(2)

时间:2015-04-13 02:12来源:宏福圣速递 作者:宏福圣速递 点击:
2013年2月,EMS南京集散中心正式上线,EMS寄往全国主要城市的快件速度有了质的飞跃,但当快件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时,投递速度明显不能受控。

  2013年2月,EMS南京集散中心正式上线,EMS寄往全国主要城市的快件速度有了质的飞跃,但当快件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时,投递速度明显不能受控。

  “EMS现在做的都是民营快递不做的业务,偏远地区、低附加值的大件物品。你看过民营快递揽投员的电动车就知道,里面很少有大件。而EMS很多都是大件,要开车去送,开车派件停车麻烦、派送签收也不方便。”武田对EMS如今的窘境,颇为无奈。

  中国邮政局官方的数据显示,2010年年底EMS在全国已有超过4.5万个营业网点,几乎覆盖全国所有区域。“我们有很全面的覆盖网络,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是其他民营企业根本没法比的。但在定价的灵活度上,我们没有优势。”目前EMS按省份划分价格,一个省内,城市、农村是同一个价格标准,“有时候往农村送一个快递,来回就要一两个小时,而价格跟城里一样。”武田认为,在国家对邮政普遍服务的要求和竞争对手步步紧逼的双重压力下,EMS有时左右为难,同时,对快递员的收入也没办法做到灵活处理,只能靠揽、投的件数计酬,有的员工甚至没有底薪,这些因素也直接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

  “现在大家揽投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收入太少。”刘旭是上海EMS的工作人员,他一个月的投递量在2000件左右,按件计算报酬,一个月收入也就4000-5000元左右,扣掉各种税费,到手不过2000-3000元,和顺丰快递哥动辄上万元的收入相比,着实没有吸引力。

  ◆ 烽火四起内外夹击

  更糟糕的是,就在EMS努力抢占市场份额同时,一些它们原本强势的领域却在被其它企业吞噬。以武田所在县为例,占据重要比例的函件业务等中高端市场“已被顺丰抢走了一部分”,而面向电商的快递业务,则遭遇了同门挑战。

  2013年上半年,中国邮政集团推出了“邮政小包”业务,国内首重最低价为5元,最高14元,反观EMS,经济快递首重8元起,标准快递首重20元。小包在某种意义上是想要抢占电商快递市场,但对于EMS来说却是个意外的竞争对手。

  邮政小包使用的投递队伍是原来送报纸、杂志、信件的邮局人员,使用的运输网络是邮政的网络。尽管EMS作为邮政集团独立的子公司,有自己的快速反应网络,但实际上很多物流网仍然依靠邮政的网络,只不过EMS有自己专门的配送队伍。

  “两家是有交叉的,有时可能邮政帮着带一件EMS的快递,有时EMS帮邮政小包带件,而小包的价格便宜,确实存在竞争。”据武田介绍,为了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目前邮政小包在部分地区业务并没有展开来。

  即便是在EMS最大优势——面向农村地区的配送网络,也已经遭遇民营快递、甚至电商对于“最后一公里”的争夺。

  2014年底,京东正式揭开了在农村地区物流网点布局的序幕,以与当地电商企业合作、招募“村民代理”的形式在农村发展站点,试图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2015年,京东计划发展10万名村民代理,覆盖中国10万个村庄。阿里巴巴则表示,将投入100亿元发力农村电商,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农村服务站。而顺丰的“嘿店”也在努力尝试打通乡镇的O2O渠道。

  作为“万国邮政联盟”成员,EMS曾独霸跨境快递、清关市场,跨境业务也一直是快递市场的一块“肥肉”。数据显示,2014年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快递业务量占全国总量的2.3%,而业务收入却占总量的15.4%,相对于国内快递97.7%业务量占68.3%的收入来说,国际快递业务的附加值极高。与此同时,随着各地自贸区的陆续成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将增长至6.5万亿元,年增速超30%。

  面对这块奶酪,顺丰、圆通、申通等民营企业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国际快递业务,在海外设海外仓或运转中心。

  “EMS只做国内的派送,”菜鸟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菜鸟设在杭州下沙最大的保税仓库,用的都是EMS派送,但菜鸟的清关以及海外的快递,EMS不涉及。

  在国内海淘和转运方面,360海淘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EMS清关的增税率太高,货价超过500元被征税的可能性非常高,目前我们都是机场快件清关,快递方面基本上是用‘三通一达’,价格比较便宜。不过在春节期间我们会用EMS,因为春节‘三通一达’都不上班了。”

  ◆ 2015年 大战在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