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互联网入侵物流:创业者称不存在红海

时间:2015-04-13 02:24来源:宏福圣速递 作者:宏福圣速递 点击:
自去年开始,一向冷门的物流领域涌入了各路英豪,但接下来怎么玩?1月17日,300位物流创业者都来到深圳,参加由i黑马与物流沙龙联合主办的物流+信息化跨界论坛。它们大多分为两派
  自去年开始,一向冷门的物流领域涌入了各路英豪,但接下来怎么玩?1月17日,300位物流创业者都来到深圳,参加由i黑马与物流沙龙联合主办的物流+信息化跨界论坛。它们大多分为两派,一派为资深互联网人,裹挟着资本一头猛栽进来,如囧鹿、神盾、1号货的、骡迹物流... ...一派是干了十几年的物流人,如宝供物流、全运汇、OTMS... ...

  见到300位物流精英,嘉宾们开始感慨,媒体开始发问:你们为何要进入这样一个红海市场?嘉宾们说,谁说这是红海?一个30000亿元的市场,300个玩家,这就算红海?在传统物流行业,一个园区就有2000多家货运信息部,那这叫什么海?1号货的甚至喊出口号:物流行业人傻,钱多,速来!

  这是事实,移动互联网以最快的速度侵蚀了物流行业,改变的环节大体有三个:货主,包括物流企业、黄牛、各种信息中介;车主,货车司机;平台,有车货匹配平台,也有物流环节连接平台。针对这几个环节,传统派与互联网派均发表了各自看法。

  (一)车主

  他们不赚什么钱靠忽悠回扣活着

  ——宝供物流卢立新

  

\

  大概每条链上面,比如制造流通企业,一个管理人员可能一天就管几辆车,物流公司一个管理人员也是只管几辆车,运输公司可能也是,甚至货运黄牛,一天平均也只发2-3辆车。最后算下来,其管理人员会多于拉货司机。现在就是这样,一车货可能有2个管理人员、1-2个司机,消耗了大量成本,每个环节给你5%-8%毛利都不挣钱。所以才叫它食物链,你多一点我就少一点。此外,它还有其它四大特征:

  1、靠忽悠。靠嘴巴,靠信息垄断,绝大部分是赵本山的例子,靠这个挣钱。

  2、靠关系。这种关系不是说我们互联网的关系,是比较庸俗的关系。

  3、靠回扣。

  4、靠找人。这个食物链十几二十年了,为什么我们还能活着?因为靠胆子大,靠超载得越来越多,一个货车可以拉260立方米的货,相当于3个火车皮。我们很多技术、规模,在行业里为何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就是因为胆子大,把他们取代了。

  信息不透明沟通效率低造成运力大量浪费

  ——深圳易流科技(好多车)张景涛

  

\

  一个货运司机和一个货运车辆组成运力服务的单元,它们分布不均匀,个体运力占比90%,其中10%的运力是繁忙的,90%的运力是相对不繁忙的。

  现在物流平台里有32万台车,这个数据是前几天出来的。我们对整个运力情况做了三种分类,800公里以上的我们认为是长途干线,100—800公里我们认为是支线运输,100公里以内是城配运输,我们做了一个分析得出这样的数据。

  第一我们看运行时长,第二看运行里程数。运行时长方面,从长途来看,一个月一台车,前10%效率最高,我们认为是繁忙的,有效运行时长是296小时,意味着什么?大概是13、14天的样子,这个效率非常高,这种基本上来讲都是2到3个司机,甚至人歇车不歇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主要出现在快递领域等对时效要求高的行业。但是我们看另外90%平均时效是127.7小时,意味着大概是5天多一点点,这个差异是非常大的。这个数据很真实,因为这是通过GPS运行轨迹数据我们挖掘出来的。

  大家再来看里程,同样的主线运输,好的前10%平均下来他的里程可以一个月到达22000多公里,但是另外90%我们看一下,8500多公里,大概差3倍的差距,这一共分析了30多万台车,应该是很有说服力的。

  这里面主要是什么问题导致的?当然是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等。另外一个问题是整个的交易环节和交易成本过高,这里面有一个信任的问题,物流这个水还是很深。

  如何用互联网打造优质运力?

  ——深圳全云汇(嗖嗖货巴)邱刚

  

\

  专注、专业、专家。物流行业外人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非常复杂,牵扯到一些困难,比如说编辑一个程序,比其它软件复杂多了。

  极致思维。围绕安全服务、快速、价格来打造到机制。我们有些数据,看起来很吓人,为什么吓人?刚才张总(易流张景涛)的数据,我看了一下是支线货车我最高跑了10000多公里,我们测试的数据是最低12000,普遍跑到15000,最高达到20000公里。当在一个区域内你达到20000公里时,这就是一种极致,你的成本一定最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