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最后一百米” 阿里的竞对到底是京东还是顺丰

时间:2015-07-14 04:00来源:宏福圣速递 作者:宏福圣速递 点击:
6月份,两则新闻在物流行业里引起了热议: 1、2015年6月6日,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联合发布公告,共同投资5亿人民币创建深圳丰巢科技,定位面向所有快递、电商物流提供

\


  6月份,两则新闻在物流行业里引起了热议:

  1、2015年6月6日,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联合发布公告,共同投资5亿人民币创建深圳丰巢科技,定位面向所有快递、电商物流提供24小时自助开放“丰巢”智能快递柜平台。依托5大股东团队逾20年的物流快递服务经验,在国内拥有超过87000个服务网点,85万名一线配送人员每日递送全国50%以上的快件。实施计划:2015年内将完成中国33个重点城市过万网点布局,并与万科物业、中航地产、中海物业等地产物业核心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布局“互联网+”新型智能快件柜网络。

  2、6月10日,菜鸟网络宣布,百世汇通和圆通将先期加入菜鸟驿站,向社会开放其末端代办点为公共自提点,为网购用户提供包裹代收服务,力求快递业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菜鸟网络、百世汇通、圆通三方合作站点至今年年底目标数为10000家,届时可覆盖全国主要城市,而中国邮政也曾在4月底向社会开放5000个邮政自提网店,作为菜鸟驿站为网购用户提供包裹代收服务。菜鸟驿站合作站点数目前已超过20000家,覆盖30个省,187多个城市。

  针对上面两则新闻及相关的报道,有了很多的解读,主要有两种观点:

  1、丰巢智能快递柜的推出,意在布局快递最后一公里,考虑到丰巢科技各股东的背景,必将引爆行业巨震。

  2、将丰巢快递柜和菜鸟驿站关联起来分析,进而引申出顺丰和菜鸟的竞争,最后得出“菜鸟网络最大的敌人不是京东而是顺丰”的结论。

  个人认为,上述观点都是对这些新闻的误读。

  一、对于第一点,误读主要在于将智能快递柜“简单粗暴”地纳入到“最后一公里”困境的讨论范畴中,同时对智能快递柜期望过高。

  理由如下:

  1、“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最后一公里”是个形象的称呼,一般指从物流公司最末端到用户手中的这段过程,是整个物流环节的最后一环,也是唯一一个直接和客户接触的环节。“最后一公里”困境涵盖的方面很多,需要包括物流公司在内的各方面协同解决,在这里就不展开说明。而丰巢为代表的智能快递柜所期望解决的其实是“最后一百米”的问题,即货物已抵达用户最近处但由于下面原因无法最终送达的情况(主要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从快递公司的角度来看,还有如何避免多次投递导致的低效率、高成本)。

  1)比如有的学校和小区不允许快递员进入;

  2)时间上冲突,快递到的时候正好出门了,或在开会或上课;

  3)出于安全、隐私考虑,不希望直接送上门。

  可以说“最后一百米”只是“最后一公里”困境中的很小一部分,而“最后一公里”更多地还需要从统筹基础设施,优化仓储模式,为用户提供差异化、分层次的物流服务等方面入手。虽然有些文章点到了“最后一百米”,但是分析的时候仍然是在最后一公里的框架里。所以说,切题一定要准确,不然都弄不清楚自己面对的问题是什么,竞争对手都有哪些,得出的分析结论也就自然不会准确。

  而且,很多“最后一百米”问题是无法(比如说大件物流,特别是提供送装一体化服务的)或不太需要(比如说京东到家,它其中一部分主打的就是2小时送达服务,这个时候用户是希望提供即时的一个服务,所以比较少地需要用到智能快递柜)用智能快递柜来解决的。

  2、智能快递柜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决“最后一百米”的问题还有待观察。

  “最后一百米”的困境由来已久,在没有智能快递柜之前,广大群众就已经各显神通,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比如,送小区的快递可以放物业,物业不受理的可以放在附近的便利店、杂货店、水果店等等。送公司的快递可以放在前台。因此,一个比较容易想到的思路就是把老百姓已经想到的这些点利用起来,并通过必要的手段来进行整合、规范,保证货物的安全、用户体验的相对满意,这个是菜鸟的思路。当然,智能快递柜也是这个过程中的一种思考产物,目前支持它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它可以解决上面提到的“最后一百米”的问题。

  那么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它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如果菜鸟驿站网点足够多、足够密的话,智能快递柜的竞争力在哪?

(责任编辑:admin)
----------------------------------